看完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的埃及和中東展區,接著來到繪畫展區,琳瑯滿目的大師作品,讓人大呼過癮,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布勒哲爾的農民畫。
藝術史博物館建築本身就是個藝術珍寶,外觀豪華氣派,內部金碧輝煌。令人驚豔的是,牆上還有畫家克林姆畫的仕女圖。
階梯和迴廊也是氣勢萬千,雕塑作品也很有看頭。
繪畫展區有寬敞挑高的空間、舒適宜人的燈光、流暢大器的動線,讓人擁有很棒的賞畫體驗。
藝術史博物館有不少必看作品,例如拉斐爾「草地上的聖母」 (沒看到,照片取自網路),委拉斯奎茲的瑪格麗特小公主系列畫像(沒看到,攝自藝術史博物館書籍封面),另外就是農民畫家老布勒哲爾的作品了。
老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1525-1569)是神聖羅馬帝國諸侯國--布拉邦公國(位於荷比法一帶)的代表性畫家之一,常以農民日常生活為題材,作品非常接地氣,被譽為「農民的布勒哲爾」,又因具有幽默、嘲諷風格,也被稱為「滑稽的布勒哲爾」。由於他的兩個兒子也都是畫家,後世就被他為老布勒哲爾。
雖然現存作品只有約50幅,但老布勒哲爾在藝術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他的畫風被視為承繼超現實主義畫家波希(Hieronymus Bosch),被稱為「新波希」,但身為波粉的我認為,其實老布勒哲爾的作品沒有很波希,哈哈,因為不夠誇張怪誕驚悚。
這幅「雪中獵人」是老布勒哲爾的知名作品之一,評論家說,這幅畫除了描繪農村冬日生活,重現中世紀小冰河時期景象,特別的是,在繪畫技巧上,那幾隻黑鳥具有畫龍點睛之妙,因為透過鳥的視角,讓這幅畫的景深變得很有層次。
「雪中獵人」的局部。雖然整體顏色深沉,但微小細節仍不放過。
「農民婚禮」也是老布勒哲爾的知名作品,雖然是寒傖的穀倉婚禮,但人物刻劃活靈活現,每個人看起來是那麼樂在其中。
兩位上菜的人尤其搶鏡,有一種戶外野炊的趣味感。
老布勒哲爾大多是在木板上作畫,色調有復古、純樸、沉穩之感。
「農民舞蹈」雖然人物大小比例有點走鐘,但右邊兩位急著加入活動的人物動作,讓畫面更栩栩如生。
「兒童遊戲」據統計共畫了246人、近100種遊戲,堪稱童玩小百科,很多遊戲現代小孩仍繼續在玩。
這幅「狂歡節與四旬齋之戰」比較有波希的調調,因為有點神秘、有點詭異。(中世紀的歐洲真的很難懂耶)
為聖經故事「創世紀」而畫的「巴比倫塔」,有人解讀為對羅馬帝國的嘲諷,因為造型很像競技場。
林布蘭的自畫像和「繪畫的藝術」。
拍謝,這幾幅還沒查到作者是誰。
這花畫得也太逼真了,水喔!
朱塞佩阿爾欽伯托(Giuseppe Arcimboldo)知名的的「四季」和「元素」系列。
我猜,電影「魔戒」中的樹人就是參考這一幅吧!
錢幣館沒什麼人,但展品也頗有特色,例如中間那個方形錢幣,就非常罕見。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頭像放在錢幣上,除非是銜著金湯匙出生的王公貴族。
特別介紹一下,藝術史博物館附設的咖啡廳很有名,因為美到很誇張。
下午還要去參觀熊布朗宮,本次無緣當咖啡文青。
照例會到博物館紀念品販售處逛逛,這裡有很多老布勒哲爾畫作的周邊商品,可見藝術史博物館慧眼識英雄。
雖然有點想買這隻「雪中獵人熊」,但最後成交的是藝術史博物館的導覽書,帶回家慢慢回味。
大推藝術史博物館,絕對讓你不虛此行,到維也納時別忘了排入行程喔!
------------------------------------
2020補記:
最近在網路看到台灣畫家盧昉對「農民婚禮」和「農民舞蹈」的諧仿創作,老布勒哲爾作品變得十足台灣味,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