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的第二天行程,來到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朝聖,館藏比想像中有來頭,博物館建築本身也很有看頭。
藝術史博物館和對面的自然史博物館是相同的建築師設計,氣派華麗的外型,堪稱雙胞胎博物館,為西西公主的老公法蘭茲約瑟夫一世在位時命令建造,距今歷史將近150年。
館藏豐富,主要為哈布斯堡王朝數百年來收刮收藏的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文物到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雕塑、工藝品等,被譽為世界第四大藝術博物館。
威風凜凜的奧地利泰瑞莎女王雕像,坐落藝術史博物館和自然史博物館之間的廣場。
先前就聽說藝術史博物館的埃及展區很讚,咱們趕快來去「埃及和中東館」找曼菲士(誤)。
哈哈,先回味一下日本少女漫畫「尼羅河女兒」吧!
這是原名「尼羅河女兒」、後來更名為「王家的紋章」的日本漫畫,男女主角唯美到很不符史實誇張。(圖片取自網路)
劇情說複雜很複雜,但要說簡單也很簡單:就是可愛美麗、考古知識豐富的美國女孩凱羅爾,一不小心就會跌入時光隧道,和高富帥的埃及法老王曼菲士展開一場漫長的戀愛穿越劇。
作者是細川智榮子,畫風唯美,故事悱惻,讓眾多粉絲對古埃及產生許多浪漫的想像。但漫畫自從1976年問世以來,到現在還沒有出完結篇,一票粉絲已從少女變成大嬸,還得繼續等結局>//<。
這次來到藝術史博物館的埃及展區,當然要好好品味古埃及的歷史風情,更要看看曼菲士實際是長什麼樣子。
哇,埃及展區氣場強大,空間和動線都設計得不錯,一進來就被震撼到。
彷彿聽到木乃伊大軍叫著「印和闐、印和闐.........」,哈哈,電影「神鬼傳奇」中毒太深。
直立展示的人形棺,排場很有氣勢,但這時候就先不要去想電影「博物館驚魂夜」的發生機率。
拍謝,明明在講「尼羅河女兒」,怎麼又是「神鬼傳奇」、「博物館驚魂夜」?
不過,太多人到埃及都會買個人形棺造型鐵盒當紀念品,現在看到人形棺的本尊,會一直想到鉛筆盒哩!XD
橫躺展示的人形棺和用布包裹的木乃伊,看起來就比較重鹹,模樣有點令人怕怕。
曼菲士,是你嗎?
古埃及鷹頭人身的神祇,是被稱為「拉」(Ra)的太陽神。
木棺和石棺上都顆了很多古埃及文字和圖案。
太陽神和法老王的雕像,兩人都戴著象徵上下埃及統一的王冠。
請注意看:太陽神的右手還扶著法老王,象徵兩人很麻吉法老王是太陽神在人間的代言人。
保存良好的人像石雕。
好多曼菲士。(誤)
迷你版的人面獅身像。
古埃及象徵生命、永生的「安卡」(Ankh),據說是像子宮或涼鞋的繫帶,但也有點像現代慣用的女性標誌。
最上方圖案是知名的「荷魯斯之眼」(Horus)。
古埃及被古羅馬統治之後,文字也漸漸失傳了。法國拿破崙軍隊在1799年發現羅賽塔石碑(Rosetta Stone),後來促成法國人商博良(Champollion)解讀出古埃及文字,古埃及王國的神秘面紗也慢慢被揭開。
看了這麼多寶藏,要不要考慮快去學古埃及文。
古埃及文物很常見展示祭祀、供養場景,可見信仰之虔誠、王權和孝道之盛行。
(這個雕刻最上方的荷魯斯之眼配上傻笑嘴型,表情也太呆萌了吧。XDD)
莎草紙描述木乃伊製作場面,左邊第二位就是狼頭人身的冥界之神「阿努比斯」(Anubis),整體畫面很有漫畫效果。
這是哪一個神祇?看起來不像是「阿努比斯」。
鱷魚木乃伊。
這是一種公仔展示櫃的概念。
戴起來應該很重的項鍊。
胖胖的河馬在埃及象徵榮華富貴、多子多孫,藍色陶瓷河馬是常見的陪葬品。
讓人流連往返的埃及展區,大家到藝術史博物館時千萬別錯過。
中東館也有很多精彩收藏,但我們時間都給了最愛的埃及館,在這裡就只是走馬看花。
我們在中東館找到門票上的馬賽克獅子,來拍一張合照。
接下來要去參觀藝術史博物館的繪畫展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