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善用瀨戶內七日券,臨時決定到日本國寶姬路城一遊。
瞧,姬路城門票上有許多家紋,意味第一名城有好多故事啊!
從高松站搭JR,在岡山站轉新幹線到姬路站。
姬路車站很有質感,有點像星巴克咖啡館。
保存良好的姬路城被譽為日本第一名城,最早歷史可溯自1333年,原本名稱是叫姬山。
有人說,姬路城名稱是指「千姬走的路」,千姬的父親是德川秀忠、母親是江,她要叫德川家康「爺爺」;又因被豐臣秀吉賜婚給長子豐臣秀賴,所以她要叫豐臣秀吉「公公」,這樣的出身實在令人肅然起敬。
千姬跟母親江一樣,註定一生是政治聯姻的棋子。對戰國時期政治聯姻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2011年NHK大河劇「江~公主們的戰國」來看,會被人物關係被搞得頭很暈。XD
話說,豐臣秀吉死後,爺爺德川家康要對公公豐臣秀吉一家趕盡殺絕,千姬希望爺爺別殺秀賴和婆婆(也就是千姬的阿姨),但當然沒人聽進去。
後來她還許配給對德川家康有戰功的本多忠刻,1617年千姬隨丈夫移居姬路城,但後來長子、丈夫、母親等人陸續過世,她在1627年帶著女兒回到江戶,並削髮為尼。姬路城內目前還有千姬的塑像。
從姬路車站出來,前方走到底就是姬路城,走路大約10-15分鐘。
姬路城是護城河圍繞的水城,保存良好,被列為世界遺產。
入內參觀要買門票,若是外面廣場則自由進出,櫻花季時很多人會來野餐。
要進入姬路城的路上,動線很迂迴,上下坡錯亂,聽說這是要讓敵人被搞得霧煞煞。
姬路城是木造5層樓結構,參觀時要脫鞋,且要爬不少樓梯,老人家可能不太方便。
兵器架這麼多,擺滿一定很驚人。
許多角落設有武士藏身的神祕小空間,可以隨時現身保護主人或暗殺敵人,非常有趣。
和宮本武藏鎮妖除魔故事有關的刑部明神的神社。
姬路城在2015年完成大整修,白色外觀變得更潔白,不負「白鷺城」美名。
據說二次大戰時期,為躲避美軍空襲,居民用黑網將白帥帥的姬路城包起來,因此免於戰火摧殘。
姬路城展示當時幕府上京陣仗,氣勢驚人。
有關阿菊井的鬼故事,有興趣可以參考維基百科。
因為下午要趕去倉敷看「小甜甜」,參觀完天守閣就告退,千姬居住的西之丸就下次再會啦!
收集姬路城之後,在此補上先前收集的今治城。
今治城是日本三大水城之一,因為引入瀨戶內海的海水,城牆周遭水域還看得到魚。
這大門是不是整修得太新啦!
今治城是戰國時期武將藤堂高虎(照片中騎馬那位)於1604年所建,現在看到的今治城是昭和時期整修,幾乎可算是新建物。
今治又被稱為「吹揚」。
今治城裡有一個吹揚神社。(怎麼寫得有點敷衍XD)
今治城內部不能拍照,這是從天守閣看出去的風景。
本篇在此收工。(實在很敷衍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