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票選網路熱門流傳的風景照片,哈修塔特(Hallstatt)應該會進入前10強。這次來到奧地利見到廬山真面目,最美小鎮果然名不虛傳。
我們在巴德依舍吃完午餐後,隨即開車前往奧地利壓軸行程--觀光客比居民多的哈修塔特小鎮。
在第一停車場停好車之後,我們迫不及待投入哈修塔特的懷抱。
路邊有標語提醒大家要小心扒手,附有中文和韓文,可見華人和韓國人是主要觀光客。
停車場旁有一個露營場,哇~在哈修塔特露營也太讚了吧!
首先抵達哈修塔特的蛋白區,進入眼簾的是兒童遊樂區,以及空曠的野餐區(誤)。
哈哈,還沒進到哈修塔特的蛋黃區,就已經有拍不完的照了!
哈修塔特民宿很多,多半是傳統木屋,每間都布置得溫馨、漂亮。
不過,哈修塔特民宿在旅遊旺季一房難求,價格也水漲船高,我們原本想住這裡,最後改去住聖沃夫岡。
哈修塔特有一條主街可以慢慢逛,買點紀念品。(回家整理照片才發現店家鏡子有貼禁止拍照的圖示,不小心當了奧客,拍謝、拍謝!)
哈修塔特一帶盛產鹽礦,附近還有熱門的Salzwelten鹽洞可以參觀,小店賣的風味鹽也是熱門伴手禮。
看到尖尖的基督教路德教堂(Lutheran Kirche),就知道最熱鬧的馬克廣場(Mark platz)到囉!
馬克廣場是哈修塔特最熱鬧的地方,七彩房屋有童話氣息。
用全景相機拍攝,有一股夢幻氣息。
耶,離開馬克廣場後,我們抵達久仰大名的哈修塔特明信片拍攝點啦!一家三口趕快拍一張台客打卡照。
來哈修塔特若沒拍一張這個角度的照片,那就白來了沒圖沒真相啦!
有點小小遺憾就是,我們是下午來訪,這個拍攝角度其實有點背光,攝影社長S爸一直嚷著隔天清晨要再來一趟,他要捕捉清新晨光下的仙境哈修塔特。
不過我們住在聖沃夫岡,且隔天天氣有些陰陰的,這個拍攝計畫最後告吹。(哈哈,其實是本宮不想那麼早起床)
其實不一定要明信片角度,哈修塔特天生麗質,隨便一個角度都很漂亮。
路德教堂旁的黃色飯店SeeHotel Gruner Baum,就是我們晚餐的地方。
Steve,你是不是太投入了,就只是借位拍個照,需要閉眼睛嗎?<_<
哈修塔特除了常在明信片出現的路德教堂,天主教瑪麗亞教堂(Katholische Pfarrkirche Maria Himmelfahrt)也很有名。
因為教堂墓園旁有一間班因人骨室(Bein haus),存放許多過世居民的遺骨,頭蓋骨還加以彩繪,入內參觀須付費,但我們沒膽進去看看。
事前已預訂SeeHotel Gruner Baum飯店的Lake Terrace湖畔晚餐,還沒到預約時間,我們就先去吃啦!
Steve故意把哈修塔特明信片拿反,乍看時還被他騙到。
雖然知道是湖畔晚餐,但沒想到是這麼靠近湖邊(彎腰就可以看到自己倒影那種近),連鴨子都來問候,也好怕東西不小心就掉到湖裡去,哈哈。
麵包抹醬用小玻璃瓶裝,氣氛很到位。
父子都點蘆筍甜椒佐雞胸肉,藍色大盤子水喔!
我點的鮮蝦茄汁義大利麵,哈,蝦子可能泡過藥水好大一隻。
照片右邊這兩位不是飯店工作人員,他們是用餐客人。
他們在我們隔壁桌優雅用完餐之後,不是從大門離開,而是一人乘著一艘獨木舟離去。
這畫面真酷啊,腦中忍不住聯想陳珊妮的歌曲:乘著噴射機離去。XDDD
遇見開得很漂亮的蜀葵。
薔薇也不甘示弱,開得花枝亂顫(希望沒用錯成語)。
哈修塔特實在太紅了,但一些白目遊客的行徑讓居民又愛又恨,到處可看得到居民製作的提醒標語「勿給當地居民日常生活帶來不便」。
從明年2020年起,聽說哈修塔特將限制每日觀光客總量。
來到哈修特可別當失格觀光客,不要喧嘩,不亂拍照,不亂丟垃圾,不闖私人空間,但要多多支持當地經濟活動,可以吃吃喝喝、買買伴手禮,哈修塔特才會一直張開雙臂歡迎大家。
哈哈,美景當前,出現難得的父慈子孝畫面。
再回顧一下哈修塔特明信片拍攝角度,原來我們用餐地點就在畫面中心點,讚喔!未來若有機會重遊,應該至少在哈修塔特住一晚,這樣S爸就能拍到那道光啦!
在寫這篇遊記的時候,新聞快報令人震驚:2019年11月30日凌晨哈修塔特失火,4間木屋全毀,1名消防員受傷。
希望消防員早日康復,可愛小鎮早日恢復元氣,加油!哈修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