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日行程是回教歷史足跡之旅,先在哥多華看百花巷、大清真寺天主教堂,下午到格拉那達參觀阿爾罕布拉宮。
睡飽飽之後,肚子也要餵飽飽。
之前說過,我比較喜歡吃蜜瓜火腿片,既然早餐有一堆生火腿片,又有一堆包甜的大香瓜,乾脆自己DIY成蜜瓜火腿片,吃起來果然好棒棒!
哥多華(Cordoba)位於西班牙南部的安達露西亞自治區,也有人譯為哥多巴、科爾多瓦,這裡和西班牙北部很不一樣,先來研究一下回教統治西班牙的歷史吧!
科科,原來哥多華跟托雷多一樣,都曾經是首都級的大咖城市。
維基百科說,伍麥葉王朝(Umayyad)或譯為烏麻耶、奧瑪耶王朝,是阿拉伯帝國的第一個世襲王朝。
後來,阿拔斯王朝終結伍麥葉王朝,伍麥葉後裔拉赫曼逃至西班牙建立回教政權,史家稱為「後伍麥葉王朝」,也就是唐朝時代的「白衣大食」,首都就選在哥多華,人口曾高達50萬人,當年可是叱吒一時的大城市。
從西元711年算起,回教王國統治伊比利半島長達700多年,直到1492年,卡斯提亞王國和亞拉岡王國聯合成立西班牙王國,消滅回教王國。
「大食」,好遙遠的歷史課回憶,沒想到西班牙就是大食啊!(顯示為歷史老師有講,但都沒有在聽~~(≧∇≦))
大食是唐朝時對波斯語Tazi或Taziks的譯音,唐朝用不同顏色的衣服來稱呼回教王國,後伍麥葉王朝是「白衣大食」,阿拔斯王朝是「黑衣大食」,「綠衣大食」則是指北非一帶的法蒂瑪王朝。
哥多華城牆外的地上有個奇怪的符號。根據專心聽導遊講解的Steve說,這是希伯來文,表示這個地方曾有猶太人的足跡。
在後伍麥葉回教王朝的建立過程中,猶太人扮演好幫手的角色,即使雙方宗教不同,卻也相處愉快。
石板路古意盎然,走過拱門,我們要進哥多華古城囉!
猶太區的房子門框、窗框都漆著鮮豔色彩,令人賞心悅目。
一大早逛大街,店家還沒開門營業。
沒進去參觀的鬥牛博物館,中庭有一隻鬥牛⋯⋯⋯假的啦!
美麗的大門把手。
猶太區巷弄曲折蜿蜒,很像鹿港摸X巷(誤)。
壁龕式陽台是一種陽台外推的概念嗎?XDDD
在這個黃白相間的美麗廣場喝杯咖啡,一定很蘇胡~~^_^
百花巷(Calleja de las Flores)到囉!
百花巷顧名思義就是有很多花的巷子,據說當地還會舉辦比賽,家家戶戶用一個個花盆妝點自己的家,美不勝收。
夏天是繁花盛開的季節,這個時候能看到最漂亮的百花巷。
這個角度因為可以同時拍到百花巷和大清真寺天主堂,所以遊客們都擠在巷口拍百花巷,如果有人剛好走進巷子,會被眾人不耐的眼神盯死啊!(ーー;)
大家忙著拍照,Steve就坐在旁邊愛玉凍廣場噴水池休息。(Steve的OS:拍夠了沒?!)
噴水池旁的紀念品店也太漂亮了!
陽光下閃閃發亮的艷紅舞衣,好像快要自己跳起舞來。
百花巷的彩繪磁磚。
這些隔熱墊都好漂亮啊!
厚,是來幫這些紀念品拍寫真集嗎?怎麼一個都沒買啦!
還好,導遊帶我們到這家皮件店,大家買得很開心。
不過,門口指標怎麼可以獨缺中文啦!
皮雕師傅正在做皮雕。
拍謝,大家作鳥獸散去shopping了,沒人駐足欣賞師傅的好手藝。(~_~;)
海盜電影中常見的藏寶箱,作工頗為精細,但是誰扛得回去啊!
走進皮件店別有洞天,竟然還有這麼漂亮的天井中庭。
這些皮雕師傅太厲害了,「格爾尼卡」、「最後的晚餐」都難不倒他們。要不要試試「清明上河圖」?
本團有人買了這個大型皮雕畫作,怕帶上飛機過重,還先秤過重量,價格約新台幣1萬多元,水喔!
大家買完皮件之後,要前進哥多華最具代表性的清真寺天主教堂囉!*\(^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