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年夜的前一天,展開五天四夜京阪親子遊,第一站是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京都清水寺。
清水寺位於音羽山,建於西元778年,建築體曾多次被燒毀,現在看到的樣子主要是江户時代(1631年~1633年)的重建。
清水寺入口:仁王門。
Steve展現老百姓豐衣足食的證明:肥嫩的腰內肉。
逛清水寺的最大印像,就是一堆穿和服的觀光客。
導遊在車上就先預告:不要在穿和服女生的後面指指點點批評身材長相,因為她們可能都聽得懂國語喔!
果然沒錯,原來有一些商家推出和服體驗活動,服飾、配件、鞋襪、髮型統統包辦,吸引許多女性觀光客。
即使她們不是正港的櫻花妹,但看到這些美麗繽紛的日本和服,還是覺得很賞心悅目,何況這裡是深具日本風情的清水寺,感覺很搭喔!
導遊去買進場門票,Steve自告奮勇幫忙拿小旗子,默默許下長大後要當導遊的心願。
門票很精緻,依四季設計不同色系,但圖案都是三重塔及清水舞台。
清水寺被日本列為國寶。
導遊正在講解傳說中僧人弁慶使用的兵器,這個鐵鞋、鐵杖非常非常重,提都提不太起來。
清水寺的御守一個比一個漂亮,買了一個祈求小孩平安快樂長大的「子供守」。
這張照片的亮點不是和服正妹,而是右上角寫的「頭痛守」。
哈哈,頭痛也有御守保平安喔!
Steve很愛抽籤,來到清水寺當然要體驗一下。手氣不錯,抽到吉籤。
除了御守外,清水寺也有祈願木條。
日本傳統的祈願繪馬當然也有。
猴年的繪馬圖案好可愛喔!
左邊那個繪馬祈求考上台大。嘿嘿,怎麼隨便拍都會拍到台灣鄉親的繪馬啊!
一票和服美眉在清水舞台拍合照。從這裡可以遠眺京都街道,視野很開闊。
清水寺主體為木造結構,本堂前是建在斜坡的舞台,由139根長十幾公尺的巨木支撐,而且沒有使用一根釘子。
日本諺語說,即使「從清水的舞台跳下去」也要做某事,就是形容破釜沈舟的決心。
據說,最初清水舞台沒有護欄,只有平台而已,因為發生不少件從舞台跳下的事件,明治政府就加裝了護欄。
仔細看,橫梁還裝了保護木頭的「小屋簷」喔!
欣賞清水舞台之美,最佳取景角度是走到一旁的奧之院。
不過,因為Steve和爺爺、阿嬤以前走上去過了,這次我們就沒走過去,只從下面拍了幾張仰角的舞台照片。殘念啊!
這是取自維基百科的照片,從奧之院看過來的清水寺舞台果然別有風情,雄偉氣勢中帶有古樸氣息,水喔!
清水寺本堂旁就是地主神社,主要是祈求戀愛運,因此也有人稱為「戀愛神社」。
最大噱頭是在兩顆「戀愛占卜石」之間閉眼走路,看看能不能摸到石頭,摸到就能實現願望。
大家應該都會偷瞄吧,不然很容易撞到人哩!本人N年前來過地主神社,當年好像有摸石頭,但是沒閉眼!(難怪願望沒實現XD)
地主神社比較適合正在為愛情奔忙的年輕人,我和Steve把拔這對老夫老妻,拍完照後還是趕快閃人吧!XDDD
離開地主神社後,走下長長的石階,會來到音羽瀑布。
名為瀑布,其實是清泉,這也是清水寺的命名由來。
很多人在這裡排隊,都是要喝「延命水」,三道泉水各有不同意義:求學業、求姻緣、求長壽。有趣的是,每個人只能選一種「口味」喝,才能實現願望。
Steve接泉水的技術還不錯,沒有漏接。
Steve,你是喝哪一種「口味」的水啊?^_^
大家放心,這些勺子安全衛生,都有紫外線殺菌。
個人認為,這對情侶的和服造型幾霸分,榮登「今日我最美」。
附設的小茶店,讓走累的人喝個茶、歇歇腳。
清水寺有很多地藏菩薩,還戴毛線帽保暖喔!
看了常常出現在日本大河劇的清水舞台,看了環肥燕瘦的和服走秀之後,我們要前往清水坂、三年坂逛街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