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這趟法國之旅堪稱藝術行腳,梵谷、塞尚、莫內的身影一路從普羅旺斯、吉維尼跟來巴黎的奧塞美術館,還加入雷諾瓦、竇加、高更、馬奈等人,西洋美術史大咖交會出燦爛的光芒。


一、奧賽美術館驚豔

image
本日上午行程規畫印象派粉絲的聖殿:奧塞美術館。


image
大門前有排排站的大型雕像。


image
粗壯的犀牛雕塑(很不印象派Style)。


image
大型海報及大象雕塑。


image
前面幾張照片是前一天傍晚在塞納河畔散步拍的照片。

還好先拍了,因為本日訂了中午在艾菲爾鐵塔用餐,上午在奧賽美術館無法停留太久,根本也沒時間在戶外拍照。


image
奧塞美術館主要收藏從1848年到1914年間的繪畫、雕塑、家具和攝影作品,展品中以印象派作品最受矚目。

1900年巴黎舉行萬國博覽會,蓋了奧塞火車站,但1939年因功能不彰收攤。原本財團想蓋旅館,被當時的總統龐畢度擋下來,因為他希望改為美術館。1986年密特朗總統任內終於改建成為美術館,原來存放在羅浮宮、龐畢度藝術中心等部分館藏移到這裡展出。


image
大廳中還保留著原來的火車站大時鐘。


image
聽說以前奧賽美術館禁止拍照,現在已開放拍照,但不能使用閃光燈。


image
奧賽美術館主要有三大樓層,印象派畫作主要在上層。

先有請維基百科出場:
「印象派」(Impressionism)是指於1860年代法國開展的一種藝術運動或畫風。其命名源自莫內於1874年的畫作「印象·日出」,被評論家挖苦是「印象派」,不過這幅畫陳列在巴黎瑪摩丹美術館,不在奧賽美術館。印象派畫作特色是筆觸未經修飾而顯見,構圖寬廣無邊,尤其著重於光影的改變、對時間的印象,並以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做為描繪對象。著名的藝術家有莫內、馬內、竇加、雷諾瓦等,其中塞尚後開創後印象派。


image
第一個大咖畫家是米勒的「拾穗」,展區燈光有點昏暗。


image
米勒「晚禱」。
農民畫家米勒是梵谷很欣賞的畫家前輩。


image
因為時間不多,先衝去印象派展區,首先朝聖莫內的作品。


image
這裡的莫內「睡蓮」沒有橘園多,但該有的都有了。


image
莫內「日本橋」。
探訪過吉維尼的莫內花園,看到這些畫作覺得很親切。


image
莫內「聖拉札火車站」。
嘿嘿,我們也有去打過卡囉!


image
莫內「蒙特各街」(Rue Montorgueil)。
多年前印象派畫作來台展出時,我記得這幅處處飄揚法國國旗的街景,是焦點展品之一。


image
莫內畫過不少幅的「撐傘女人」。


image


image
莫內「草地上的午餐」。
這幅畫算是向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致敬,但重點在於這是「穿衣版」XD。


image
來到梵谷的展區囉!


image

image
看到「房間」的真跡了,心情好激動啊!
濃烈厚重的油彩筆觸清晰可見,梵谷畫畫真的很用力啊!


image

image
大家都喜歡跟梵谷叔叔合照。梵谷畫過很多幅自畫像,我覺得這幅自畫像是看起來最帥的一張。


image
梵谷「午睡」。


image
梵谷「嘉舍醫生的畫像」。
梵谷從聖雷米療養院出來後,來到巴黎近郊奧維養病,看的精神科醫生就是嘉舍醫生。梵谷眼中的嘉舍醫生,表情像是對梵谷的病情大傷腦筋。


image
梵谷「奧維教堂」。
畫完這幅畫兩個月後,梵谷就戲劇性結束自己37歲的生命,過世後也在葬在這個教堂的墓園。

因為時間很趕,來不及找到「隆河的星夜」,這個殘念就留給下一次的法國行來彌補囉!


image

image
雷諾瓦「煎餅磨坊的舞會」。
這是一幅寬175、高131公分的巨型畫作。據說雷諾瓦當年要捐贈這幅巨畫給法國政府,竟一度被婉拒,因為那時印象派畫家還不是被認可。還好法國政府後來勉強收下,我們現在才可以看到這幅畫。

被放在焦點展示位置的「煎餅磨坊的舞會」,是雷諾瓦35歲時的作品,畫中陽光從樹梢縫隙灑下,人人充滿歡樂的幸福氛圍。據說模特兒們可是同一姿勢要撐好幾小時、甚至好幾天,只為了配合雷諾瓦抓住最佳的光線和姿態。


image
雷諾瓦「彈鋼琴少女」。
年輕時,雷諾瓦曾做過陶瓷描繪工作,難道是因為這樣,畫中人物的肌膚都有瓷器娃娃般的光澤?


image

image
塞尚的靜物畫。在南法艾克斯時,也去了塞尚的畫室,看到真跡猴嗨森。


image
放心,Steve不是那位拿飲料的小弟弟,只借位拍照啦XD。


image
塞尚常寫生的「聖維克多山」也有喔!


image
馬奈「草地上的午餐」。
被尊稱為「印象派之父」的馬奈,畫作常見深濃的黑色,令人留下難忘的視覺印象。

這幅1863年的「草地上的午餐」震驚藝術圈,因為西裝男士和裸女的組合看起來「很刺眼」,而且裸體的角色是自己把衣服脫掉的現代凡人女子,不是神話故事中的女神或繆思。雖然被罵得很慘,但馬奈越被罵越是紅(藝術圈跟演藝圈很像咩XD)。


image
馬奈「陽台」。
聽說這個綠色的陽台引起許多討論,有人覺得顏色很怪,但我覺得不會突兀,而且莫內家的陽台欄杆也是這種綠啊!


image
竇加雖被歸類為印象派,但他似乎比較不喜歡外出寫生,堪稱「印象派宅男」。

這幅「苦艾酒」描繪小酒館一男一女沒有互動的坐著,各自若有所思,女子更是一張苦瓜臉,喝著借酒澆愁愁更愁的苦艾酒。我覺得這個女子的表情真的很傳神,大家鬱卒、啊砸的時候,真的都是這種臉哩!


image
竇加「貝勒利一家人」。
竇加作品常直指現實人生的疏離冷漠,可以把全家福畫得很不幸福快樂的,大概就是他的作品XD。


image
竇加的芭蕾舞者系列畫作很經典,雕塑作品也有芭蕾舞者系列。

這尊「十四歲小舞者」雕塑,小舞者的塑像採用真實材質的衣服,臉部造型曾引起批評,被指像猿人。竇加的創作理念很另類啊!


image
高更「大溪地女人」。


image
秀拉是點描派的代表畫家,畫作風格相當與眾不同。據說這幅「馬戲團」是未完成的遺作,但我們外行人其實看不太出來哩!


image
安格爾除了浴女系列很有名,這幅「泉」也是經典之作。


image
德尼是法國納比派(Nabis)代表畫家,其意是希伯來語的「預言者」,作品風格有著象徵主義、夢境般的特質。這幅「繆思」以9位藝術女神表現藝術的和諧、人與自然的融合。有趣的是,9位藝術女神都是同一位模特兒的面容。


image
羅特列克的作品很好認,這幅是大型創作「紅磨坊的舞會」。


image
一下子看到這麼多名畫,一時有點苦惱,因為時間非常不夠啦!真想在奧塞美術館打地舖過夜。^_^


image

image
Steve與奧賽美術館大時鐘的近距離接觸。


image
大鐘旁邊有造型像章魚腳的怪沙發,真另類啊。


image
奧賽美術館的咖啡廳,有美麗的大鐘當裝飾。早知道有這麼漂亮的餐廳,應該安排在這裡用餐,這樣可以慢慢看畫,艾菲爾鐵塔午餐則改到別天。(千金難買早知道)


image
之前說過羅浮宮的採光很棒,小而美的奧塞美術館又略勝一籌。也許是因為展廳沒有很多,動線逛起來清爽無負擔。


image
大家重點都放在印象派畫作,其實奧塞美術館雕塑作品也很多,時間夠的話,也值得細細品味。


image
羅丹的「地獄門」在一樓大廳展示。


image

image

image
奧塞美術館也有展示巴黎街道及知名建築的模型。


image
Steve,你的表情怪怪的喔!


image
一出奧賽美術館,就看到排隊人龍。心中又是一陣竊喜(誤)。

法國小隊要趕去艾菲爾鐵塔吃午餐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ozoya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